首页

sm视频调教室论坛

时间:2025-05-24 07:44:29 作者:第一观察 | 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60447

  博鳌东屿岛万泉河边,四海宾朋再聚首。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开幕大会。从26日起的4天时间里,近2000名嘉宾围绕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国际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时代命题。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五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以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亚洲和世界更美好未来提出中国方案。

  《时政微观察》梳理发现,在历次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很多古语、谚语,寓意深远,巧妙诠释了中国的“博鳌方案”和外交之道。

  坚定信心——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主题背后,有着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期盼。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古语来强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

  近年来,习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一再呼吁全球各国应坚定信心,看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下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

  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报告认为,2024年仍将是全球经济动荡和分化的一年,但亚洲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动能仍然强劲。报告预计中国2024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

  海南自贸港政策不断完善,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24条措施,首次发布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近期,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更展现了中国愿同世界共享机遇的信心和决心。

  博鳌亚洲论坛参会嘉宾纷纷点赞:“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一个更加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合作共赢——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在习近平主席历次的主旨演讲中,推进亚洲合作共赢是始终不变的主张。

  “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在2015年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谚语,生动阐释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2022年的主旨演讲中,习主席指出:“亚洲国家谚语说,‘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共赢合作是亚洲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些谚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说明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2023年5月11日,在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塔吊在下卸集装箱。近年来,在RCEP政策红利推动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面临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加强全球合作迫在眉睫。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习近平主席曾强调,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必须阻止世界被拉进利己主义和单边主义怪圈”“通过合作来降低碎片化的代价”……此次论坛,多国嘉宾再次表达了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共识。

  和平安全——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在习近平主席的历次演讲中,维护和平安全的理念贯穿始终。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用妙喻强调和平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在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纵观历史,表示中国将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社会治理与区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与毒品问题治理”分论坛现场。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系统阐释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

  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全球安全倡议是中方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为人类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倡议的提出,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今,全球安全倡议已经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这份信任,源自新时代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携手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责任担当。

△2023年2月23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纳兹莫加医院,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医生与桑给巴尔同事一起做术前准备。

  文明互鉴——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2015年,习主席提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用开放包容取代封闭排他,用交流互鉴取代唯我独尊,这是亚洲应有的襟怀和气度”……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共同指向“共创团结进步的亚洲大家庭”的美好愿景。

△2024年3月25日,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海口城市展现场,非遗传承人展演龙塘雕刻艺术。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工艺精细的琼剧戏服、栩栩如生的龙塘雕刻、香味扑鼻的辣汤饭……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为媒,海南海口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用一场城市主题展,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城市风貌淋漓展现。

  除关注传统经济议题外,博鳌亚洲论坛把视野拓展到创新、健康、教育、文化等,观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今年首次赴博鳌参加年会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激动地说:“我很高兴看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设置了许多有关文化的议题。”她认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人们从各自视角探讨问题,将更好地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2024年3月22日,博鳌机场工作人员展示“博鳌香”香氛卡片。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坚决斩断虚拟货币洗钱产业链

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太行山历来并不以高海拔著称,但足够雄浑、险峻。曹操所作《苦寒行》中的第一句便是,“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曾几何时,穿越太行山沟通晋冀豫三地只有八条咽喉通道,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由北向南分布,也历来是重要的军事关隘所在地。

中方对菲律宾方面近期在南海有关侵权活动表示严重关切

该诗路长卷融诗路文化与地域人文物产于一体,以“唐诗之路上的行走”影像为开启,沿途设置40余件以诗路自然人文为主题的书画创作,带领观众重走唐诗之路现场。地图长卷还在诗路链中镶嵌了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元素,展陈“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影像资料,推动浙江传统地域文化,特别是历史经典产业文化的多元化传播。

秋风起,“晒秋”忙:五彩农作绘就丰收梦,晒出一年好光景

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仍然保持了5.2%的增长速度,这展现出中国经济多方面的韧性,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发挥了关键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在全国很多省市蓬勃发展。报告指出,预计中国经济2024年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宏观基本面依然良好,消费预计仍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据介绍,大学生团队在项目中提出诸多可落地、可执行的创业方案,如中国矿业大学“神农架”学生团队开发了“农用智能晾晒系统”以解决小微农业的粮食晾晒难题;云南农业大学“智创兴农”学生团队通过电商发展业务带动建立“农产品品牌孵化+销售平台搭建+专业技能培训+代运营”的模式,以拓宽农产品销路。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北京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在北京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在广西瞻仰湘江战役纪念园、在辽宁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多次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